合肥看伦敦烟雾事件,烟雾治理后的启示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1123 发表时间:2022-10-13 10:42:26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然而,与此同时,人类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由于工业的发展,各种空气环境污染无数。事实上,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发展史上也有许多典型的空气污染案例。
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让我们一起复习这个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大都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已成为19世纪的环境危机之一。作为一个工业城市,伦敦常年的烟雾并不新鲜。然而,1952年伦敦的烟雾事件迫使英国政府重新审视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因为这种烟不仅有气味,有毒,而且致命。“雾都”这场灾难不仅加速了英国政府控制空气污染的进程,也使伦敦摆脱了“雾都”同时,其相关的空气治理政策也启发了全球大气污染防治。
事件回顾
1952年12月5日至9日,由高压系统控制的伦敦上空,大量工厂和居民排放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黑暗的雾笼罩着,路上几乎没有汽车,人们沿着人行道小心地摸索。街上的电灯就像烟雾中的星星。直到12月10日,强烈的西风吹走了伦敦上空的可怕的烟雾。
当时伦敦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很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据英国官方统计,在持续五天的大雾中,有5000多人死亡,在大雾过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这个事件叫做“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事件影响
伦敦烟雾造成数万人死亡,给许多人带来了身体疾病的后遗症。这场致命的灾难使英国政府开始控制空气污染。通过有关空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成立专门的空气控制机构,定期制定空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改善伦敦市的空气状况。
伦敦烟雾事件的严重后果。1952年的伦敦烟雾是致命的,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直到人们意识到烟雾的致命影响,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死亡人数增加了7倍多,伦敦东部的死亡率增加了9倍。然而,不良影响仍然存在,直到1953年夏天,死亡率仍然远高于正常水平。此外,死于心力衰竭、肺炎、肺癌、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人数也呈指数级增长。
强制出台《清洁空气法》及配套措施。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政府于1953年下令成立比佛委员会,负责调查“伦敦烟雾事件”原因。经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比佛委员会通过1954年的比佛报告分析了烟雾的原因,并对烟雾控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比佛委员会和卫生部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建立了英国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体系。
1956年7月5日,《清洁空气法》正式颁布,这是世界上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该法案制定了有关规定,提前采取相关措施减少空气污染,包括明确禁止烟囱排放黑烟,严格限制炉内颗粒物和粉尘的排放,划定烟尘控制区,防止烟雾危害,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区域,建立了清洁空气委员会,并制定了其他相关规定《清洁空气法》对伦敦的空气污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1968年的《清洁空气法》是对1956年法案的修订和补充。在控制黑烟方面,1968年法案延续了1956年法案的控制措施,但对黑烟控制和烟囱管理作了更深层次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烟囱的安装位置,提高了烟囱的高度。
事件启示
伦敦烟雾事件的治理措施不仅通过《清洁空气法》等单一的法律措施,而且在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反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空气污染的防治,具体如下。
在政策制定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大气污染防治将涉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的相关需求,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顺利进行。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伦敦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一些做法,认真研究政策制定等基础工作。例如,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2021年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2020年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报告》,展示了2019年中国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税收政策的成果。政策的制定有效地考虑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利益。
在政策实施方面,我们将制定空气污染综合控制的支持性政策规则。空气污染防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项目,需要各种政策的叠加。2018年,中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空气污染防治法》,在空气监测项目中增加了各种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成分,为中国空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更标准化的参考指标。同时,加强空气风险保护商业产品和服务政策,如开发和推广适应需求的精准气候保险产品,建立国家-地方灾害气候保险模式试点示范区。为重点行业和领域提供良好的空气风险预警平台。
完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1952年烟雾事件后,英国开始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督和评估。1997年,伦敦开始投资建立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1990年建立综合污染控制系统,1993年形成了伦敦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会发布空气质量统计、空气排放统计、不同污染物统计。近年来,我国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支持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首先,在我国气候系统的关键领域,协调推进气候观测台和大气底站的建设,扩大温室气体三维观测网络的功能和布局。二是以气候系统大数据为支撑,开发全球和中国地区植被、海温、冻土、积雪的长期序列气候数据集。同时,关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可能的变化“阈值”和突变点。三是建立中国区域精细网格月-季-年预测业务,提高月、季预测和年景预测水平。
在政策反馈方面,我们应该拓宽空气质量信息披露的方式,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渠道,确保公众的知情权。例如,2021年4月至5月,国家信息中心,相关专家和机构“2021中国现代生态发展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严重威胁公众的污染物种名单”中,“空气污染”59.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受到空气污染的威胁。
因此,空气污染控制不能一夜之间完成,涉及政府和相关部门仅涉及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制定污染防治政策,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相互合作和协调治理。它还需要公众的参与,以实现空气污染防治的共同治理和蓝天白云的共享。
- 上一篇: 粉尘废气处理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 VOC有机废气处理催化燃烧解决方案设备